有关现实的杂感




说话尽说大实话,会招致人的反感;说话尽说瞎话,没有人(拥有一定智慧的人)会相信。因此,大多数人都是真话中掺杂一定比例的假话,或者说,在假话里掺杂一定量的真话。这种掺杂的行为可能是有意的,也有可能是无意的。

想起一个宣称“教会人一天之内学会Ollie”的人。这标题就取得很吸引眼球,结果实际效果并不理想,我相信没有多少人能看了视频就一天内学会,哪怕是认真观看。问题其实有很多。别的不论,他在示范动作的时候说,请不要把脚反复调整来调整去的,这样不对。根据我的体验来看:

一是,对于新手或者一些不完全熟练的滑板手而言,调整是有必要的,但不一定要大调整。有时候一开始脚位没站对,或者中途发生了变化,那么及时予以调整是正确的。脚位的很小的偏差都会造成结果上很大的差距,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,是正确的,不是需要避免的。有时地形多变,或者目标动作位置在心里面调整了,都得改变。只是不必频繁调整。

那人说坚决杜绝这种行为,只是他个人的偏好罢了。他说出来也是无意的,听者也察觉不到有什么不对,但是可能就接受了,造成了不好的偏见和印象。这一点,我们在生活里也是防不胜防。但是我们需要多加思考,并且学会辨明事实和观点

二是,他说了半天没说到重点上。我经过仔细品会练习,发现滑板抑术家说的是最对的——把板子往死里点就对了,使劲点板。抓不住重点来学习,那就会疑惑,找不到方向,从而影响效果。

一个小细节也能决定成败,所以我多说了这么多。另外一方面,我闲来无聊,这也是促成我写这么一段话的原因。




去中心化金融事实上中心化程度更高。根据一位思想家所说出来的那样——宣称它不具有的原来的特性(“我们摆脱了原有的、传统的固有缺陷”/“我们成功让被服务者处于重要的地位”),宣称自己要推出新的东西,然而事实上它可能仍然保留了原来的不良因素,甚至变本加厉。

国家信用背书的金融是有信誉担保的、有相对而言比较成熟的运作机制和完善的风控能力的,而个别团队开发的DeFi,所有权全在自己手上,运作起来往往漏洞百出,容易被黑客窃取攻击。这一方面是运作媒介的缘故,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团队能力有限,它永远比不上成熟的大体系的执行和监管能力。因此,风险控制往往在DeFi这块儿表现得最一塌糊涂。黑客窃取和代币兑换漏洞的案例,我听说的已经不下几十个。另外,正是因为所有权在开发团队手上,所以说跑路就跑路。动物代币跑路的、我听说的有十几个;币安平台的生态链(BSC)有个DeFi100,跑路盗走了上千万美元,这也是不久前发生的事。

所谓生态链,可能不过是搞了个集资诈骗平台,各路骗子纷纷亮相登场,只要打好关系给够钱就能上。生态之所以为生态,是因为它是相互沟通的有机的整体。而目前主流交易所/去中心化交易所(Swap)上的生态链,纯粹瞎扯罢了,不同的项目让人眼花缭乱,而真正值得信赖的寥寥无几。投资者搞不清背后的风险和具体的获利机制,连平台都只能表面监管,无法实施“穿透式审查”,因此DeFi项目的具体运作过程都是谜题。从几个月跑路到几分钟跑路的,无所不有。

DeFi是虚拟货币的去中心化特征的糟粕的集中体现。而主流虚拟货币也很难说有没有糟粕。

主流币大约是BTC,ETH加上一堆大家耳熟能详的山寨币。除却BTC,ETH没有集中的庄家外,其余的很多山寨币有主力集中控盘,在体现为控盘特征时,独立走出行情,频繁诱多诱空,反复收割;体现为跟着BTC走的特征时,和BTC差不多步调一致,同步涨跌,那么它背后有多大价值呢?也许往好处想,姑且理解为一段时间内围绕市场认可的价值周围波动。

备注:我想到,加拿大也许比美国好一些,就好比ETH比BTC稍微好一些——只是这一点没有引发足够的重视,并且已经发生的投资不会轻易离场,这导致估值比例长时间内不会有反转。






我们需要快速抓住事情的本质,并且对其做出反应。学习上,投入缓慢,收获也是缓慢的;在千变万化、波云诡谲的市场上,错误的反应则会立刻得到回应——收益或者损失。

在学习上,有时我们可以长期高估自己的能力,并且高谈阔论我们所不能把握的深刻知识,装作自己懂了一样,并且短期内无法因此获得惩罚——惩罚是慢慢呈现出来的,例如,当多年过去后,名词党会发现自己一无所成,而耐心耕耘的人积少成多,巧妙地利用了“累积的效应”,已经形成了知识和技能上的巨大优势。

在市场上,错误的判断通常会招致损失,而正确的带来收益,这些都是很快发生的,甚至有时我们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发生(有时这两条会反转过来,但那大概率是运气导致的,不是长期发生的)。在市场上,错误的操作及其后果是教训,正确的操作及其后果是对正确的操作体系和思维的确认。在市场上,遗憾和骄傲都是无益的,过于浮躁和杂乱的心态都没有任何正反馈。在市场上,无需对任何人撒谎,也无须对自己撒谎。任何虚伪和造作都不能带来正收益(至少我们期望如此)。市场的周期很短(通常投资者不会用过长的周期来获利,而是用相对较短的周期获利),需要反应,而刀砍在人身上也是立马发生的。现实残酷无情,但是体现了规则与秩序的(相对)不变性。





学会抓住事情重点是很重要的,这有利于我们认知和学习;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质亦然重要,我们看得更开了,心态和观点都会更成熟和完善(尽管心态不能被完善修饰,但我不想改了——至少暂时不想改——并且我加注释所花的时间完全可以用在修改上,但是我不愿意这么做,同时我也不愿意承认其中蕴含的荒谬与矛盾之处)。

那些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,和花了一辈子都看不懂本质的人,注定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。——《教父》

有时候大家都在讲故事,讲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故事。因此有的人就轻信了,有的人有鉴别地去相信。两种人注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。前者可能在投资里亏得一无所有,为了一个虚荣或者缥缈遥远的目标而献身了(并且之后的人们对不起他,他们没有改善状况,甚至反而把事情弄得更糟);后者审慎地判断,谨慎地做出决断,可能会有亏损,但是还是在不断提高自己,从而把收益变得比损失多得多。

学习了前者教训的人,可能变成后者,也有可能变成第三种人——盲目反对的人。他们会控诉这些故事都是假的,并且以怀疑论的态度审视一些,不经头脑而轻易地拒斥一切。这其实和第一种人没什么区别,只是硬币的另一面而已,他们仍然缺乏自主的思考意识。只有变成第二种人,才能打开视野,获得新生。

同时,有意思的是,第四种人出现了——他们虽然了解了第一种人的故事,但是不但不吸取教训,反而更加盲目地相信故事。我们知道,有的故事的出发点和用意是好的,有的则是坏的。用意好的故事,可能会真话中掺杂一定比例的假话;用意坏的故事,则是假话中掺杂一定比例的真话,其主干和核心部分是假的,诚意也是假的,听信的人死路一条,可惜还是有人盲目乐观,头也不回地向前冲,加速了自己的灭亡。

以一个假想的库崔克星球为例。库崔克的统治者曾经害惨了不少人,第一种人参与得最为积极(或者,是抵抗得最为积极),于是损失惨重;第二种人机敏地避过了损失,不过不排除个别的仍然遭受巨大损失;第三种人洗吸取了过往的经验教训,并且不愿成为新的受害者,于是盲目抵制,他们避免了一些潜在的灾难,同时降低了自己收益的可能性;第四种人疯狂崇拜库崔克统治者的错误行为,认为所有决策都是一盘大棋的一部分,值得拥护和遵从,最终要么运气好,坏的政策没有来,要么在坏政策重新来临(通常,根据人类的经验来看,是慢慢来临的,犹如温水煮青蛙)时成为新的第一种人。
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科幻报道两则

我是美食界里的老八,今天我入驻Blogger啦

暑期之初 简笔随想